本網訊(實習記者 劉淵)“龍舟縱橫鬧漢江,漢調之鄉舞霓裳……”在鏗鏘悅耳的伴奏聲中,安康漢調二黃研究院的演員們正在緊鑼密鼓地排練。5月25日下午,記者來到漢江大劇院探班即將登臺第22屆中國安康漢江龍舟節主題活動的漢劇劇組。
在練功室,演員們正在加緊排練,或一遍一遍地對著鏡子過動作、揪細節,或在角落里反反復復地揣摩著唱詞的聲調與停頓,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據了解,安康漢調二黃研究院在本屆龍舟節承擔有6月3日上午主題活動上的一個漢劇原創節目表演《大美安康》,以及同日夜間演出節目《樵木花》。
“《大美安康》從作詞到編曲都是原創,算是漢調二黃的新唱,既有傳統唱腔,也應用了大量的漢調二黃混聲合唱,將會給觀眾呈現出一場不同以往的視聽盛宴。”研究院藝術總監袁朝玲介紹說,“《樵木花》故事取材自與安康息息相關的漢水游女的愛情故事,我們第一次嘗試民謠與漢調二黃相結合,有現實更有穿越,總體感覺比較成功,還在二度創作當中,節目名稱可能還會變更。”
“漢調二黃(俗稱漢劇)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它是安康最具辨識度的文化名片,自龍舟節舉辦以來,我們從未缺席,也不能缺席。我們從4月中旬便開始不間斷排練,希望在龍舟節上把漢劇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大家。”研究院副院長肖飛說。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有關專業人士稱,作為我市本土百年瑰寶劇種,漢劇已經融入到了安康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是文化血脈,也是鄉愁。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越來越重視漢劇的保護、傳承和發展,安康漢劇逐漸在守正創新中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