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毛片免费大片-韩国毛片免费-韩国毛片基地-韩国毛片 免费-韩国毛片-韩国妈妈的朋友在线播放

  •  聯系電話:0915-3356512
  •  投稿郵箱:news@akxw.cn
 > 新聞 > 安康 > 安康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 | 安身 安業 安心——紫陽縣多措并舉讓搬遷群眾過上好日子
2022-08-04  來源:本站原創

記者 劉銳萍 楊遷偉 通訊員 黃志順H5E安康新聞網

“他掙的錢存著,我掙的錢養家,老家的地托管出去了,日子過得還算輕松。”脫貧戶張德巧一邊麻利地打包毛絨玩具,一邊說道著家里的光景。從紫陽縣蒿坪鎮興隆村搬到紅旗社區后,張德巧已經在愛多寶毛絨玩具廠工作4年了。紅旗社區黨支部書記王發琴介紹,社區的搬遷群眾中,23人在社區工廠就業,48人實現自主創業。H5E安康新聞網

搬遷群眾辦事難、管理難、融入難、增收難,是困擾秦巴山區易地搬遷后續扶持發展的共性問題。紫陽作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陜西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掛牌督辦縣,搬遷群眾量大面廣,上述問題尤為突出。今年以來,紫陽縣通過圍繞搬遷新建產業園區、引進社區工廠、組織外出用工、強化社區服務等搬遷后扶措施,全力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快融入、能致富”。H5E安康新聞網

園區廠區就地增收H5E安康新聞網

“哥采茶,妹采茶,采茶采到四月八,誰人采的花戀蝶,誰人采的蝶戀花……”從仲春到季秋,傳統的紫陽民歌與現代茶葉產業園區交疊,茶農們一邊采茶一邊唱,歌詠青春和愛情,歌詠現今的好生活。H5E安康新聞網

茶葉是紫陽縣增收富民第一產業。作為“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之一,紫陽縣連續四年蟬聯全國茶葉百強縣。紅椿鎮是紫陽縣的茶葉主產區,七里社區就建在茶廠和茶園之間。12號樓的李玉蘭說:“今年春茶季在茶廠做雜工,掙了4000多元,最多的一天能掙200多元。”在茶園邊看到,一條4公里的產業路正在緊張施工。紫陽縣安排了產業路、人行步道、橋涵等項目,提升茶葉產業園區基礎設施條件。第一書記劉大軍介紹,七里社區流轉了520畝疏于管理的茶園,在配套設施完善后,將按照戶均1至2畝的標準分配給有勞動能力的搬遷戶,可實現260萬元左右的鮮葉收入。H5E安康新聞網

為了讓搬遷群眾依托茶業產業實現安居樂業,紫陽縣在搬遷社區周邊布局了以茶葉為主的產業園區,讓搬遷群眾參與到茶葉生產的各環節,從而實現就業、增收。截至目前,紫陽縣累計發展茶葉25.28萬畝,全縣有12萬人從事茶葉生產經營,縣域內建成紫陽富硒茶交易中心,培育出和平、康硒天茗、煥古莊園、紫陽春等龍頭企業。H5E安康新聞網

“我們居住在樓上,工作在樓下,非常方便。”剛剛從工廠下班回家的蒿坪鎮雙星社區搬遷群眾周遠菊說。紫陽縣按照“園區總部+新社區工廠+加工車間+家庭工坊”的思路,在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探索實踐“社區工廠+脫貧戶”和“樓上居住、樓下就業”幫扶模式,加快培育發展以毛絨玩具文創產業為主的新社區工廠,吸引在外創業成功人才和成熟產業工人回流,增強縣域經濟發展后勁。H5E安康新聞網

截至7月,紫陽縣以茶葉產業為主導,圍繞搬遷安置點建成產業園區130個,全縣共發展市級以上龍頭企業242家、現代農業園區114個、農民專業合作社695個。縣域內各類新社區工廠112家,共吸納就業2766余人。通過一業突破、多業聯動,紫陽縣拓展了易地搬遷群眾的就業增收渠道。H5E安康新聞網

創業就業雙輪驅動H5E安康新聞網

移民搬遷,不僅是生活方式的調整,也是增收方式的重大調整。H5E安康新聞網

脫貧戶黃國洪原來住在山高土薄、偏遠落后的界嶺鎮雙泉村,3間土坯房在海拔1000余米的山上,離村上的干線公路有兩三公里遠。受益于易地搬遷政策,黃國洪搬遷到了位于縣城的仁和移民搬遷安置社區。H5E安康新聞網

“沒想到住進了城里,還能創下一份事業。”現在已經是小老板的黃國洪感慨地說。搬遷到社區后,在幫扶干部的協助下,黃國洪申請到貼息的創業貸款和3年減免租金的經營場地,開辦了“國洪生活超市”“順心酒樓”,實現了他中年后的再創業。如今,黃國洪的超市和酒樓實現穩定盈利,并帶動搬遷社區10名脫貧群眾就業。2021年初,黃國洪被國家發展改革委評為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的勵志群眾典型。H5E安康新聞網

玻璃門上貼著大大的“福”字,貨架上的商品擺放整齊。這是夏召玫的新家,臨街的一面改建成了商店,后面有2間臥室。2021年9月,一場強降雨,讓高橋鎮雙龍村脫貧戶夏召玫的住房成了危房,高橋鎮黨委政府研究后,在仁和移民搬遷安置社區對她進行妥善安置。抽到1樓的夏召玫,在幫扶下利用臨街的優勢,辦起了商店,每月收入近3000元,在新居實現了安居。H5E安康新聞網

為了激發搬遷群眾的創業動力,紫陽縣強化創業培訓,配套創業貸款政策和安置小區門面房減免政策,培養出一批黃國洪、夏召玫這樣的創業增收典型。H5E安康新聞網

2月9日凌晨,1170名紫陽修腳師乘坐K4258次點對點務工專列前往上海、蘇州等地返崗務工。多年前出門打工擠火車,現在返崗坐專列,紫陽修腳師們深切感受到身懷一技之長的優越性。H5E安康新聞網

“通過開展修腳技能培訓,確實能讓青壯年勞動力實現高質量就業。”據高橋鎮桂花樹移民搬遷社區黨支部書記王順勤介紹,該社區共有1761名青壯年勞動力,其中1030人從事修腳足浴行業,月平均工資5000元以上。H5E安康新聞網

近年來,紫陽縣大力發展修腳產業,吸引4萬余人從事修腳產業,培育修腳企業160多家,開辦門店9000多家,遍布全國29個省市,“紫陽修腳師”被人社部評選為“全國知名勞務品牌”和“就業帶動類勞務品牌”。H5E安康新聞網

為做好搬遷后扶工作,紫陽縣把創業就業作為穩增長、穩增收的重要抓手,將該項工作納入全縣工作目標考核體系,先后出臺多個支持就業創業的政策文件,完善就業創業服務,優化就業創業環境,提高就業創業層次,拓展就業創業領域。同時,大力籌措就業補助資金、蘇陜協作資金、涉農整合資金等各類專項資金,全面落實各項就業創業扶持政策,3年來安排2.52億元專項資金用于就業創業工作,進一步提高政策實施的精準度和覆蓋面。2021年,紫陽縣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6萬人,其中,搬遷群眾2.78萬人,占比超過32%。H5E安康新聞網

開啟社區治理新模式H5E安康新聞網

搬遷群眾住不住得下,融不融得進,社區服務和管理很關鍵。H5E安康新聞網

高橋鎮桂花樹社區是一個易地搬遷社區,全鎮9個村的903戶在這里入住。剛搬下山時,由于群眾居住在山下、產業在山上,存在社區和原戶籍村“兩頭管”“兩頭都不管”的情況。為防止出現服務真空,社區和村黨支部明確分工,原籍所在村負責惠農政策兌現、養老保險和合作醫療繳納等工作,社區負責物業管理、生活服務、務工就業等工作。由社區黨支部統計務工去向、從事行業、家庭收入等信息,并與各村黨支部共享,雙方能夠隨時了解搬遷戶家庭情況。H5E安康新聞網

因為贍養老人問題,搬遷群眾王某與母親產生矛盾。社區黨支部及時和王某原籍所在地的何家堡村黨支部聯系,組織王某的弟兄姐妹召開家庭會議,化解了母子矛盾。H5E安康新聞網

今年以來,社區黨支部委托各村推薦熱心公益、樂于奉獻的群眾成立志愿服務隊,組建有60余名成員的志愿服務隊,分成“鄰里幫”“小喇叭”“和事佬”3支小分隊,已累計辦理調解糾紛、代繳電費等實事好事200余起。H5E安康新聞網

“十三五”期間,紫陽縣新建的139個移民搬遷安置點,通過新設立和融合掛靠到原有黨組織和自治組織的形式,全部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搬遷群眾辦事方便有人管。同時,做實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高效運用“321”基層治理信息化平臺,健全完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提升社會治理能力,深入推進“誠孝儉勤和”新民風建設,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H5E安康新聞網

紫陽縣通過不斷探索創新,總結出了“一張網覆蓋,一本證定人,兩項清單定責,六大工程促融入(防返貧底線堅守工程、產業就業增收工程、基礎設施完善工程、公共服務提升工程、社會兜底保障工程、文明新風引領工程)”為核心的“1126”搬遷后扶雙線管理機制。紫陽縣鄉村振興局局長哈紅黎說:“我們要通過深入推行‘1126’機制,切實讓群眾實現搬新家、立新業,過上幸福的新生活!” H5E安康新聞網

(責編: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