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唐正飛
驕陽之下,施工人員用汗水澆筑著社區宜居環境;熱浪之中,創文工作用腳步催促著社區文明之花盛開。連日來,漢濱區新城街道印染廠社區聚包聯、幫扶之力,上接指導職能部門、下聯干部群眾,治車輛亂停亂放、理飛線亂搭亂牽、清“三堆六亂”、改街頭巷尾。如今,交通井然有序、居民環境整潔美觀、建筑花木錯落有致,群眾積極支持參與創文工作,美麗、宜居、文明的印染廠社區正日益顯現。
印染廠社區的整治現場
“你們還不去吃飯?”中午12點許,剛調解完居民反映的小區改造問題的印染廠社區支部書記揭明娥關切地問著正在梯子上整理飛線的施工人員。“把這段整理完就去吃飯。”頭頂烈日,汗流浹背的施工人員回復。“天氣熱,吃完飯到社區休息一下。”“好!”“好!”
印染廠社區位于黨校路以東,巴山東路以南,瀘康大道以西,花園路金堂寺路以北。有16個居民小區,人口3495戶9679人。其中老舊小區眾多,房屋陳舊、設施老化。自7月12日創文工作推進會后,該社區按照創文工作總要求,迅速行動,實行掛圖作戰,逐條對標對表,全力以赴開展創文整改提升,確保天天有進度、周周有變化。
富康園居民李國清看著自己小區的變化說:“小區的變化離不開社區干部和相關包聯干部的身體力行。之前從我們小區大門口到后門,每棟樓都是飛線凌亂,墻面小廣告、野廣告到處張貼。創文工作開展以來,社區組織人員圍繞車輛亂停亂放、亂搭亂建、飛線規范整理等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如今,回到小區一眼望去第一印象是很好的,線路橫平豎直,地面墻面干凈整潔。近日,社區還協調聯系安裝充電樁,規范電動車輛充電,避免了亂停亂放現象的發生。花壇的雜草以及垃圾也得到了清除和清理。小區的變化我們業主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好的環境不光需要社區和相關部門,更需要我們全體居民支持參與,為此我們黨員、退休職工和熱心業主自發組織,用實際行動參與到社區創文環境整治工作中。”
印染廠社區初現的創文之“花”,離不開創文工作者和轄區居民的汗水澆灌。據了解,自全市創文工作開展以來,該社區統籌各方人力資源,嚴格對標《安康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實地考察點位測評標準》,每天對分片小區、重點點位開展整治工作,全面摸清印染廠社區重點點位存在的問題。結合測評標準和督導檢查反饋問題,與包聯單位共同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時限要求,及時補短強弱;對轄區內亂搭亂建、臟亂差無人管理,嚴重影響社區創文工作整體推進問題,積極向辦事處和區人大領導匯報,爭取協調解決,全面清理整治臟亂差問題,落實保潔員,確保干凈衛生;制作更換了創文宣傳展板和標牌,與160余戶沿街門店商戶簽訂“門前四包”責任書,張貼責任牌320余份,持續營造全民參與、全民共建的創文工作氛圍;對車輛亂停亂放、流動攤販占道經營現象,積極與公安交警、城管等行政執法部門聯系,加大治理力度,組織社區文明勸導員和志愿者進行挪移引導,對背街小巷安裝了隔離樁、劃定了摩托車停車位,對10個無物業小區劃設了安全消防通道禁停標志和規范的停車點位;拆除了年久失修、整體損壞的車棚,修復更換圍墻倒塌、井蓋破損、外墻排水管道損壞等;集中綁扎空中飛線、清理小廣告、“野廣告”和外墻、門面粉刷,為保持三無小區環境衛生,新增清掃保潔公益性崗位16個,確保轄區內環境干凈、優美、整潔、有序。
“我們瀘康小區是老舊小區,剛開始大家創文意識不強。社區干部通過線上微信交流群、公眾號和線下入小區入戶宣傳引導,并組織人員對小區進行環境整治,徹底清理了幾十年來形成的垃圾,有時早上五點就能看到創文的黨員干部進入小區做工作。對于小區環境的改變,120余戶居民在滿意的同時也積極加入到創文環境整治工作中。我們酒廠號召動員職工支持、參與創文工作,聘請環衛保潔人員投入到小區環境整治中。現在能感覺小區內的居民創文意識明顯提升,大家紛紛表示創文工作是全市人民的大事,如果我們再搞不好就丟人了。”該社區居民唐云說。
揭明娥說:“回想社區從創文工作開始的困難重重,到現在的煥然一新,得益于包聯、幫扶單位的支持,離不開轄區居民的支持和參與。如今,看到社區的改變,社區居民心情舒暢了,見到我們就說這段時間你們辛苦了!我們在欣慰的同時開展創文工作也更有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