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靜 鄭運祥
在歷史的坐標系中,2022年注定留下極其特殊而深刻的印記。于安康而言,更是如此。
這一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吹響了奮進新征程的時代號角。千里之外的秦巴腹地,三百萬安康兒女緊跟偉大復興步伐踔厲奮發,書寫新時代幸福安康建設的壯美篇章。
這一年,安康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抓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三件大事,在產業項目、開放招商、營商環境等方面持續用力,讓穩增長、高質量成為安康內涵,讓快發展、可持續成為安康本底,讓產業興、優勢明成為安康特色;
這一年,以民為本占據安康經濟社會發展主基調,很多百姓關注的急難愁盼問題,都被“安康方法”“安康經驗”一一化解。
一年里,從城市發展到鄉村建設,從教育醫療到養老住房,各個領域的好消息一個接一個,民生改善看得見、摸得著。
這一年,作風建設成為安康政治生態熱詞。全市上下刀刃向內破解難題、正向發力積極作為,掀起轉作風、提效能、促發展熱潮,樹起擔當作為重實干、嚴管干部正作風的導向。“勤快嚴實精細廉”的優良作風,貫穿安康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清廉安康愈加清明;
……
這一年,在歲月的洗練、時代的鏗鏘中,安康用追尋勾勒發展的脈絡,用堅守保持砥礪的姿態,用相信加快逐夢的腳步。
這片熱土,大潮澎湃、氣象萬千。
2022年,是安康發展值得背書的一年。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和經濟持續下行壓力,安康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群策群力、砥礪前行,狠抓產業項目、加大開放招商、打造最佳營商環境,在追趕超越的賽道上,展現出安康速度、安康力量和安康風采。
這一年,安康時刻保持清醒認知:抓發展的基礎在抓項目,落實產業項目建設是安康追趕超越的必然選題,深化產業項目建設是安康創新發展的核心。為此,2022年新年伊始,市委常委會議決定將2022年作為“深化產業項目建設年”,進一步樹牢“項目為王”理念,繼續保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狠抓產業項目”強勁勢頭,項目建設成為穩定宏觀經濟、擴大經濟總量、優化產業結構、積蓄發展動力、助推高質量發展的硬核支撐。
這一年,全市牢牢抓住項目建設的“牛鼻子”,以市委1號文件形式出臺《以高質量產業項目建設保障高水平產業振興的意見》,樹起以項目看實績、比高下、論英雄的鮮明導向。從秦嶺腹地的寧陜縣,到巴山腳下的鎮坪縣;從鬼谷故里的石泉縣,到秦楚邊城的白河縣……一批批重點項目集中開工、一個個招商項目加速推進。全年共完成市級重點項目投資632.5億元,其中產業項目投資356.5億元。
這一年,招商引資仍是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康圍繞重點產業鏈聚力招引頭部企業和關鍵環節企業,不斷增強產業項目發展后勁。扎實踐行“144520”工作機制,錨定11條重點產業鏈招引落地一體推進,“大、中、小”項目齊抓共管,相繼舉辦2022年開放招商大會暨產業鏈鏈長制推進會、“平安順利·幸福安康”重點產業云推介、“端午吉祥·攜手安康”安康市產業鏈招商大會等活動。同時突出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江漢地區招大引強、招新引優、招才引智,對外開放觸角不斷延伸。全年新引進招商項目803個,到位資金1262.25億元,引進外資1.52億美元,外貿進出口14億元;招引重點產業鏈項目418個。
這一年,“營商環境最安康”金名片不斷擦亮。安康健全落實領導包抓、現場觀摩、調度通報等機制,常態化開展“進工地、到一線、解難題”活動,確保重點項目如期推進。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持續推進公平競爭審查,加強涉企收費專項治理,推行包容審慎監管,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2022年全市市場主體穩步增長,累計登記各類市場主體28.5萬戶,同比增長7.89%,其中新增各類企業7721戶,同比增長4.42%。
這一年,安康聚焦高質量發展“五個堅持”思路目標,深度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加快補齊科技創新短板,借智借力推動創新發展,努力把安康建設成為秦巴區域創新高地。各級各部門聚焦“歸雁經濟”,吸引更多安康籍優秀人才返鄉創業,推動“外出務工熱”變成“返鄉回歸潮”。
這一年,安康新社區工廠走向大舞臺,冬奧會喜見“安康造”。英國代表團運動員穿著安康市益成服飾有限公司生產的英倫風尼龍大衣,亮相冬奧會開幕式,這正是安康高質量推進“山上興產業、山下建社區、社區辦工廠”的豐碩成果。一年來,安康用好新社區工廠改革創新經驗,保持定力、堅定信心,逐項破解制約發展短板弱項,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措施,推動新社區工廠高質量發展,中國毛絨玩具文創產業新都和中國電子線束產業新基地呼之欲出。
……
按照市第五次黨代會和全市“兩會”確立的“追趕超越、綠色崛起”發展總綱與“發展為要、創新為先、民生為本,生態立市、開放興市、產業強市”發展路徑,擘畫的加快建成西北生態經濟強市和聚力建設幸福安康的宏偉藍圖,這一年,安康目標更清晰,步履更堅定。
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安康的奮斗目標。
在2022年安康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公布了人大代表票決的2022年安康市民生實事項目。票決出的10類民生實事項目,包括教育強基、醫療能力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應對老齡化、易地扶貧搬遷社區“六小”建設等群眾最為關心的問題。
這一年,安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扎實做好鞏固銜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及就業、教育、醫療等事關民生的小事、大事、難事,以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讓人民群眾收獲了滿滿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這一年,安康再行非常之舉、再盡非常之責,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邁出鏗鏘步伐。組建基層網格員隊伍,通過鞏固銜接大數據平臺,對全市247萬農村人口實行預警監測,對困難群眾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一年來,全市累計納入監測對象21792戶70164人,落實幫扶措施64658項,消除風險13375戶43872人。全市鄉村振興系統堅持以項目鞏固脫貧成果、補齊發展短板、支撐富民增收,全年實施鞏固銜接項目3820個,完成項目投資60.94億元,撬動金融幫扶資金投入21.6億元,落實社會幫扶資金投入19.8億元。
這一年,緊扣六大富硒主導產業和縣域特色產業,推進“11+7”條重點產業鏈建設。新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490個,與10784戶農戶建立利益聯結關系。全面推廣“四百工程”穩崗就業,統籌推進外出轉移就業和就地就近就業,實現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務工就業37.45萬人。
這一年,扎實推進鄉村建設提標升級,啟動創建“百千工程”示范村,新改建農村戶用衛生廁所,統籌推進農村公路、清潔能源、居住條件、快遞物流、網絡通信等基礎設施和養老托幼、公共文化服務建設。
這一年,不斷夯實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全域推廣“321”基層治理模式,健全“三治”鄉村治理體系,持續深化“誠孝儉勤和”新民風建設,全面開展“百日提升督幫”和“入戶走訪聽民意、問題排查惠民生、矛盾化解暖民心”行動,基層治理更加完善,群眾生活更有溫度。
這一年,統籌實施“六大”樂業工程,強化“六項”安居措施,建立“三大”保障體系。全面落實義務教育控輟保學“七長責任制”,確保無一例適齡兒童失學輟學。全面落實脫貧人口、監測對象參保政策和住房飲水保障政策,常態化開展農房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確保“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全面達標見底見效。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這一年,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始終貫穿安康經濟社會發展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層面、每一個瞬間,“以人民為中心”的大事小情,寫進了沉甸甸的民生答卷里。
民生保障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起點。一件接著一件做,一年接著一年干,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讓百姓共享改革和發展的成果,“幸福安康”更有熱度、更可持續、更有保障。
頭頂藍天白云,坐擁綠水青山,生態是安康最大的資本、最強的底氣。
這一年,安康緊緊圍繞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要求,大力實施“生態立市”戰略,直面生態環保主戰場,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讓每一座山川、每一條河流、每一寸土地展現出的生態環境高顏值,轉化為經濟發展高價值、幸福生活高品質。
這一年,安康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更好成效,推動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全面提標升級。
——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當好秦嶺生態衛士,著力保護漢江水質,扎實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大力倡導綠色生活方式,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加快推進白石河廢棄硫鐵礦污染治理,狠抓蒿坪河流域生態環境問題整改,舉一反三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大排查大整治,將發現問題、整改問題的過程變為提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質量水平的過程。
——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終身追責”要求,壓實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以實際行動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穩定向好。
這一年,安康、漢中兩市在全省首次開展協同立法,從源頭上有效破解漢江水質保護寬嚴不一、協同不足等問題,保證流域內依法治理的一致性。《安康市漢江水質保護條例》于2022年12月1日在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全票表決通過,并于2023年3月1日起實施。
這一年,探索實施“河長湖長+警長+檢察長+法院院長”“四長治河”機制,壓緊壓實“三個責任”,市總河湖長、副總河湖長、市級河湖長強化統籌協調,帶頭巡河督導,調研破解重大突出問題。各級河湖長守牢發展底線,主動履職盡責,堅決扛牢河湖水質保護政治責任,推動河湖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目標越來越觸手可及。
這一年,安康全面推行實施林長制,設立林長6907名,其中市級林長15名、縣級林長146名、鎮級林長1041名、村級林長5705名,形成了“組織在市、責任在縣、運行在鎮、管理在村”的林長制組織體系。各級林長聚焦“護綠、增綠、管綠、用綠、活綠”五大任務,以“林長制”力促“林長治”,實現了森林資源監管“全覆蓋”。
這一年,安康耕地保護田長制全面推行,建立違法快捷發現機制,完善部門聯動查處機制,保障合理建設用地需求,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強化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建立完善耕地保護市、縣(市、區)、鄉鎮(街道)和行政村“四級”田長制,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這一年,踏步于秦巴漢水之間,處處都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創新實踐。
一年來,安康著力構建綠色循環產業體系,優先發展生態友好型產業,壯大發展綠色工業,加快發展新興產業。文旅康養、毛絨文創、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綠色金融等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以綠色、低碳、循環為標志的生態友好型產業占比越來越重,以生態友好型產業為支撐的綠色循環產業體系基本形成。
這一年,越來越多與生態文明交融的新興產業在安康開花結果。寧陜縣完成首宗林業碳匯交易100萬元,并作為全省唯一受邀的基層代表,在第二屆碳中和國際論壇上就林業碳匯實現碳中和工作情況作主旨發言。
這一年,安康順利通過第二輪國家周期復審,再次獲得“國家衛生城市”榮譽稱號;連續五年入選中國康養城市50強。安康乘勢而上,堅定走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設幸福安康的宏偉藍圖猶在眼前。
2022年,注定是一個政治之年、大事之年。
這一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我們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黨的二十大報告為未來五年甚至更長時間擘畫了宏偉藍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指明了發展方向和實踐路徑,令人鼓舞、振奮人心。大會召開后,金州大地處處涌動著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喜迎二十大、慶祝二十大、貫徹二十大,成為安康這一年政治生活的頭等大事。
這一年,市第五次黨代會、全市兩會陸續召開。市第五次黨代會立足安康所處歷史新方位,回顧總結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梳理經驗,研究謀劃了今后五年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提出加快建成西北生態經濟強市和聚力建設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景。市兩會明確了2022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規劃了實現路徑,列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對貫徹落實市第五次黨代會精神進行了再細化、再推進、再落實。
這一年,新一屆市領導班子奮發有為、團結奮進,帶領全市上下爭春、拼夏、搏秋、賽冬,追趕超越的激越鼓點和綠色崛起的鏗鏘節奏始終伴隨著前進的步伐。全市廣大干部群眾錨定“聚力建設幸福安康”奮斗目標和“三確保兩爭優”年度目標,滿懷激情、只爭朝夕,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展現出安康應有的速度、力量和風采。
這一年,安康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積極營造清明政治生態。壓緊壓實各級黨組織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一體推進“三不腐”。培育清正擔當干部,堅持好干部標準,跟進培養一批視野宏闊、素質過硬、善于攻堅的“一把手”人選,加大優秀年輕干部培養力度,傾斜關愛基層一線干部。構建清朗文明社會,加力落實基層黨建“整體提升年”重點任務,全域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大力創建清廉機關、清廉企業、清廉學校、清廉醫院、清廉村居。
作風建設也成為這一年的安康熱詞。市委五屆三次全會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全市作風建設大會發出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的動員令。全市作風建設專項行動圍繞重點工作落實不力、重點民生領域政策落實、營商環境塑造、機關效能提升、基層“松綁”減負、“四風”問題反彈回潮6個方面27項作風頑疾開展專項整治。通過干部作風淬煉,激發全市上下提振精神、鼓足干勁、擔當有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奮力推動安康高質量發展的火熱實踐中,樹立新作風、展現新形象、實現新作為。
大有作為,從擔當開始;大展宏圖,由實干奮進。
這一年,舉全市之力共赴創文責任大考。各市級領導先后深入包聯社區,調研督導、細化落實任務;各級各部門黨員干部深入社區與街道、鉆進小巷與樓棟,全力推動創建各項工作走深走實;廣大市民群眾主動參與、積極配合。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舍我其誰的使命感、自我加壓的責任感,把各項工作快馬加鞭往前趕,強力推進創建工作提質增效。一年來,在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城市管理水平上臺階、全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越來越多的安康人嗅到了文明的芬芳。
這一年,面對復雜多變的疫情防控形勢,我們以團結之勢慎終如始防疫情,因時因勢動態優化調整防控措施,探索形成了“科學、精準、有效、人文”的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全市上下團結一心,在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后,平穩有序轉段渡峰。事實證明,變化的是防控舉措,不變的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準則。
……
歷史是未來的鑰匙,真理是實踐的摯友。回望2022,全市廣大干部群眾以擔當彰顯初心,以作為踐行使命,持之以恒轉作風,只爭朝夕拼命干,鉚足勁頭往前趕。每個人的一小步,終將匯聚成安康發展的一大步。
放眼2023年,一個未來可期的安康,正向我們大步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