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講述】
講述人:陜西紫陽縣紫煥富硒茶葉有限公司負責人 李奎
十幾年前,一場泥石流突襲煥古鎮,大連村受災嚴重。當時擔任大連村村主任的我,決定帶領大家當職業茶農。從家庭農場起步,到成立茶葉專業合作社,再到創辦茶業公司,我們的產業越做越大,因茶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寬。
一開始,為了給心存疑慮的鄉親們打個樣,我從自家15畝茶園開始,創辦家庭農場。2012年,我建起了茶葉加工小作坊,當年就盈利20多萬元。2016年,我又注冊公司,并成立了大連村職業農民茶葉專業合作社,88戶茶農踴躍參加。
要讓茶農們實現從“春茶一季”到“四時有收”的轉變,必須走出去看一看。于是,我多次組織茶農到縣內外茶企參觀。年近六旬的袁光發就曾多次跟我外出考察。回來后,他可沒閑著,一有工夫就進茶園摸索去了,漸漸成了村里的“土專家”。每年開春,他家的茶不僅早發芽頭,品質也格外出眾。這個春天,他靠著采摘茶葉,已入賬15萬元。加上在我的茶廠制作干茶進行銷售,又多掙了5萬元。
為了讓茶產業成為村民穩定增收的支柱產業,我們村率先在全縣推行農殘超標黑名單制度,為企業購置農殘快速檢測儀器,實現了茶葉生產全域綠色化。現在,這個制度已經在村民心里扎了根,煥古茶的品質和口碑也讓大家得到了實惠。
守著茶園好風景,我們又把目光投向了茶旅融合發展。紫陽縣自上古巴國時期就開始產茶,歷史文化積淀深厚。自2012年起,煥古鎮就開始挖掘本地的生態、文化資源優勢,完善產業配套。現在,大連村山地標準化茶葉示范園區、濱江觀光步道、茶葉市集、茶館、旅游寫生基地等吸引游客紛至沓來,年接待游客超過3萬人次。
置身茶園,滿眼皆綠,茶香四溢。現在,全村有茶園2960畝,已達到戶均10畝茶、人均3畝茶的標準,村里從事茶產業的人超過70%,一座座茶山變成了大家的“幸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