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紫陽縣一煤礦在安康市漢濱區大竹園鎮七堰社區水廠的源頭上游修路,棄渣污染了水源,導致水質過硬、酸度超標,政府禁止居民飲用,七堰社區的千余名居民從今年4月23日至今,一直靠運水車運水吃。據七堰社區居民們反映,當初修建七堰社區水廠政府花費了380萬元,剛剛使用了3年,就因水源地污染造成水廠棄用。
區水利局 墊付25萬元修建應急水源
“由于七堰社區是按萬人社區規劃建設的,當初建水廠的確投入了300多萬元,目前只是水源地入水口到水廠的管道和凈水設備有一定的損失,并非造成了水廠棄用。”漢濱區水利局副局長余西來解釋說。
據余西來介紹,4月下旬漢濱區水利局接到報告后于4月23日啟動應急預案,要求停止飲用水廠的供水,并調集運水車供水,一方面在水源地取樣送市疾控中心和市自來水公司檢測,一方面積極尋找應急水源。經勘察后在蒿坪河灘打機井,抽上來的水經檢測錳超標,又購置除錳設備正在安裝調試,等水質再次送檢達標后就可以恢復供水。
“機井和購置除錳設備一共花費了25萬元,目前都由區水利局墊付。七堰溝的水質如果檢測不達標就堅決不能再飲用,等應急水源的錳超標問題解決后馬上就能恢復供水。”余西來說。
市環保局 依法處以煤礦5萬元罰款
9月4日,安康市環境保護局漢濱分局副局長馬立剛告訴記者:“我局9月3日到實地取了7處水樣,但因我局沒有檢測的設備和資金,需等水利部門送檢后提供相關數據,我們再進行排除法尋找確定污染源。”
記者從安康市環境保護局漢濱分局了解到,漢濱環保分局曾因紫陽明華煤礦在七堰社區水廠源頭七堰溝修路期間,未攔護棄渣,依據環境保護執法程序下發過處罰告知書和決定書,但對方一直未前來接受處理,也未對棄渣進行治理。“我們將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安康市環境保護局漢濱分局瀛湖環境管理所所長馮強說。
安康市環境保護局監察支隊支隊長沈貴勇告訴記者,安康市環保局已要求漢濱環保分局約談煤礦老板,責令其對棄渣進行治理,并依法處以該煤礦5萬元罰款。
煤礦老板 承認修路造成了水源污染
“我們承認修路造成了水源污染,并一直積極地在與鎮政府和社區協調解決居民的吃水問題,除預付了2萬元的運水費用外,還出資16萬元在小溝關帝廟(地名)修建蓄水池,鋪設管道給居民拉去備用水源,9月5日已經開始供水了。”紫陽明華煤礦老板李文貴告訴記者說。
據李文貴介紹,污染水源的并不是地處紫陽縣洞河鎮的紫陽明華煤礦造成的,是紫陽明華煤礦2011年購買了紫陽縣金源石煤礦,需在兩個煤礦之間修一條路,其中約有2公里經過七堰溝水源地上游,是修路的幾萬方棄渣導致的。“我們修路涉及的交通、國土、林業手續都辦了,涉及的25戶村民的占地補償也都給付了,村民召開過村民會議,社區干部和鎮上領導都參加同意了的。”李文貴說。
在李文貴提供的“陜西省當場處罰收據”上記者看到,安康市環境保護局漢濱分局9月5日因紫陽縣金源石煤礦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六十八條第二款廢渣隨意傾倒,未按國家規定堆放,造成污染水體,決定罰款五萬元。
文/圖本報記者吳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