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鄧青 熊山
數字無言,卻擲地有聲。“十四五”收官在即,安康財政交出亮眼答卷:過去4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4.25%,提前兩年完成“十四五”既定目標;支出規模突破400億元大關!2025年上半年,在上年高基數基礎上,財政收支保持穩健增長,增速位居全省第二,為“十四五”圓滿收官奠定堅實基礎。這份成績,凝聚著全市財政人的智慧與汗水。作為財政運行的關鍵紐帶,國庫管理直接影響財政政策實施效果與經濟社會穩定。過去5年,隨著預算管理一體化深入推進,安康財政國庫管理取得了顯著成效。2024年,預算執行分析和決算工作獲省財政廳通報表揚,雙雙躋身全省地市前列,部門決算工作更持續領跑。
亮眼成績源于主動探索與持續創新。緊扣核心環節:將預算執行分析作為預算管理的關鍵抓手,持續加大預算執行分析力度,全面提升預算管理質效。深化精準研判:系統評估組合式稅費政策、重點稅源波動等多重因素對財政收支的疊加影響;密切跟蹤全市經濟運行態勢,前瞻識別收支執行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深入開展專題調研,形成高質量分析報告,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數據支撐。保障穩健運行:通過動態分析,找準收入堵點,把握支出重點。依法依規組織收入,穩定財政運行基本盤。支出保持必要強度、有效對沖經濟下行壓力,同時持續優化結構,確保民生支出占比穩定在80%以上,實現財政資源配置的精準高效。
加大預算執行分析,發揮“顯微鏡”作用。多維聯動破壁壘:創新構建“財政+”多部門協同機制,暢通數據共享渠道,開展聯合研判,提升分析精準度、協同性和前瞻性。全周期閉環管理:完善“月調度、季通報、年考核”機制,構建“事前預警、事中控制、事后評估”閉環。依托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與預算執行信息系統4.0,高質量完成旬報、月報編報;關鍵節點堅持收支日報,科學調度縣區收支情況;按月形成匯編成冊的財政運行分析報告,實現信息高效共享。穿透監督強實效:分析工作覆蓋財政運行各層面,緊密圍繞中省市重大決策部署,有效評估政策落地實效。
預算執行分析不僅是“總結書”,更是引領目標實現的“指南針”。強化分析指引:深度研判收入趨勢、支出結構、重點項目資金撥付進度,為一季度“開門紅”、半年度“雙過半”、沖刺全年目標等關鍵節點提供科學決策依據。靠前預警調度:基于分析結果,提前預警風險、精準調度庫款,有力保障重大項目和重要政策的資金需求,確保財政資金“花得快、花得準、花得好”。筑牢風險防線:當經濟下行壓力傳導時,預算執行分析化身“預警器”,守護民生底線。嚴格執行“三保”預算執行監控制度,建立財政運行“紅黃藍”預警機制,對收入下滑、支出滯后、庫款保障不足的縣區實施動態預警和分類指導,有力防范運行風險。
管好政府“錢袋子”,不僅考驗智慧與勇氣,更需韌性與創新。安康財政人憑借一張張精準的報表、一次次深入的分析,為財政運行繪制出清晰的導航圖,讓有限的財政資金在服務高質量發展中持續釋放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