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省生態環境廳發布了8月全省空氣質量狀況。8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2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4%;平均優良天數26.5天,同比增加3.1天。
1月至8月,楊凌、西安、咸陽、延安、渭南、西咸新區6個市(區)空氣質量有所改善,安康、商洛、韓城、榆林、銅川、漢中、寶雞7個城市空氣質量同比下降,下降的前3名依次是韓城、榆林、銅川。關中地區PM2.5平均濃度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5.7%;平均優良天數145.3天,同比增加5.9天。西安市PM2.5平均濃度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5%;優良天數138天,同比增加8天。
1月至8月,關中地區69個縣(區)中,34個縣(區)空氣質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改善,1個縣(區)空氣質量同比持平,32個縣(區)空氣質量同比下降,其中下降的前10個縣(區)依次是高陵區、蒲城縣、印臺區、合陽縣、大荔縣、華陰市、藍田縣、富平縣、耀州區、白水縣。陜北地區26個縣(區)中,3個縣(區)空氣質量同比改善,1個縣(區)空氣質量同比持平,21個縣(區)空氣質量同比下降,其中下降的前5個縣(區)依次是延長縣、甘泉縣、清澗縣、宜川縣、米脂縣。陜南地區32個縣(區)中,7個縣(區)空氣質量改善,23個縣(區)空氣質量同比下降,其中下降的前5個縣(區)依次是漢濱區、南鄭區、西鄉縣、漢陰縣、城固縣。
專家分析,大氣污染擴散氣象條件方面,我省今年8月當月和前8月總體情況較去年同期偏差。在這種情況下,關中地區大部分城市和縣區同期綜合指數下降、優良天數明顯增加,PM10和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濃度持續下降,空氣質量改善。相比而言,陜北和陜南地區在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管理水平、技術措施及落實等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專家建議,將我省汾渭地區大氣污染防治經驗推廣至全省,特別是陜北和陜南的縣區;有效加強韓城、銅川等地區大氣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實;加強臭氧污染防治工作,特別是加強關中地區揮發性有機物管控和治理,進一步提高優良天數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