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全省市場監管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持續優化市場準入環境、創新服務方式,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全省日均(工作日,下同)新登記市場主體3654戶,日均新登記企業981戶,與去年底相比,全省實有市場主體總量凈增33.47萬戶,市場主體增長勢頭良好,新產業新動能增勢強勁,支撐力持續趨強。
一、市場主體保持良好增長態勢
(一)市場主體總量持續快速增長。前三季度,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69.07萬戶,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26.18%。其中,新登記企業18.55萬戶,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9.32%;新登記個體工商戶50.10萬戶,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29.19%;新登記農民專業合作社4165戶,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54%。
截至2021年9月底,全省實有市場主體475.64萬戶,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3.05%,實有市場主體數量在全國排第12位。其中,全省實有企業120.80萬戶,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7.08%;全省實有個體工商戶347.36萬戶,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1.95%;全省實有農民專業合作社7.49萬戶,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3.07%。
(二)支柱產業領域企業數量擴張明顯。前三季度,我省能源化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新材料六大支柱產業領域合計新登記企業5.79萬戶,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58.26%,是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平均增幅(26.18%)的2.23倍;占全省新登記企業總量的31.19%,比上年同期水平高7.67個百分點。截至2021年9月底,我省六大支柱產業領域實有企業19.01萬戶,占全省實有企業總量的15.73%,較上年同期上升4.53個百分點。
(三)新產業新動能持續增強。前三季度,我省新產業新動能領域新登記企業5.73萬戶,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71.33%,新產業新動能領域新登記企業占全省新登記企業數量的30.93%,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7.77個百分點,新產業新動能已成為企業增長的“主動力”。從細分領域看,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汽車新登記企業數量翻倍增長,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速分別為:航天195.65%、新材料186.49%、新能源汽車119.34%;人工智能、新能源、芯片、信息技術、增材制造新登記企業同比增幅超過40%,遠高于全省新登記企業平均增速,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速分別為:人工智能78.59%、新能源71.30%、芯片58.02%、信息技術50.64%、增材制造50.37%、集成電路45.82%、大數據41.66%。截至2021年9月底,新產業新動能領域實有企業占全省實有企業數量的15.21%,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58個百分點,貢獻持續增強。
(四)千人擁有市場主體達到全國領先水平。截至到2021年前三季度,全省千人擁有市場主體120.22戶,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4.39戶,全國排名第8位、西部排名第1位,分市(區)來看,西安、銅川等市千人擁有市場主體量較大,西安市為183.65戶,銅川市為167.24戶,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他市區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五)安康、漢中、西安、渭南市場主體登記快速增長。前三季度,安康市、漢中市、西安市、渭南市新登記市場主體同比增幅均高于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平均增幅(26.18%)。其中,安康市新登記市場主體3.69萬戶,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77.20%,增幅位居全省第一位;漢中市新登記市場主體3.93萬戶,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71.80%;西安市新登記市場主體40.53萬戶,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33.16%;渭南市新登記市場主體4.16萬戶,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31.65%。榆林市(12.33%)、延安市(11.29%)、商洛市(7.04%)、咸陽市(4.10%)、寶雞市(3.67%)新登記市場主體同比增幅均低于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平均增幅;韓城市、楊凌示范區、銅川市新登記市場主體同比增幅為負。
(六)個體工商戶退出數量較多,增幅較大。前三季度,全省共退出(注銷、吊銷)市場主體39.65萬戶,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22.83%。其中,企業退出7.21萬戶,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0.10%;個體工商戶退出32.10萬戶,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29.82%;農民專業合作社退出3370戶,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0.84%。從市場主體類型來看,退出的個體工商戶數量較多,增幅較大。從行業分類來看,退出市場主體數量前三名的分別是批發和零售業退出23.60萬戶,占全省總量的近六成,住宿和餐飲業退出4.84萬戶,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退出2.85萬戶;退出市場主體增幅排前三位的分別是衛生和社會工作同比增長69.43%、教育同比增長58.14%、交通運輸和倉儲業同比增長46.94%。
二、市場主體發展呈現的新問題
(一)住宿餐飲等傳統行業個體工商戶比重較高。全省實有個體工商戶347.36萬戶,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1.95%,實有個體工商戶占全省市場主體總量的73.03%。分行業看,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4個行業的個體工商戶占比較高,超過了全省平均水平,行業內個體工商戶的比重分別為94.83%、87.92%、85.52%、80.28%,其余行業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區域看,安康、漢中、商洛等7個市的個體工商戶占市場主體數量的比重較高,超過了全省平均水平,比重依次分別為:安康78.74%、漢中77.91%、商洛75.93%、銅川75.07%、咸陽74.98%、渭南73.50%、西安73.09%。
(二)養老健康產業發展較為滯后。前三季度,我省養老、醫療、健康等產業新登記市場主體6121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65.97%,雖然增幅較大,但是僅占到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總量的0.89%,不到1%。其中養老產業新登記市場主體194戶、醫療產業新登記市場主體1306戶、健康產業新登記市場主體4621戶。截至2021年9月底,我省養老、醫療、健康等產業實有市場主體2.3萬戶,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50.47%,占全省實有市場主體總量的0.48%,整體規模較小。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省65歲以上人口占比達到13.32%,與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4.79個百分點,我省老齡化程度正在逐漸加深,而養老健康產業發展非常滯后,與老齡化程度嚴重不匹配。
三、促進市場主體增量提質的建議
(一)持續推進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簡稱《條例》)已經正式發布,明年3月1日起施行。《條例》對從事經營活動的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登記管理作出統一規定,進一步優化登記流程,壓縮登記環節,精簡申請材料,提升登記便利化程度,降低制度性成本,減輕企業負擔。并對登記材料繁雜、“注銷難”、虛假登記等突出問題作出有針對性的規定。全面學習貫徹《條例》精神,加強相關配套細則的制定和實施,實行企業開辦標準化規范化,提升“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服務平臺”使用效率,推動市場主體退出便利化,企業開辦要素電子化、加大信息共享力度,傾力打造法治化、便利化、可預期的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二)大力扶持“個轉企”“小升規”,支持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一是大力扶持“個轉企”“小升規”。加強發展改革、稅務、市場監管、統計等部門合作,形成分工協作工作機制,推進建立“個轉企”“小升規”培育庫,強化政策協同,積極引導轉企、升規。二是聚焦重點行業、區域,攻堅推進“個轉企”。聚焦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行業,加快推進“個轉企”;積極引導安康、漢中、商洛、銅川、咸陽、渭南、西安精準施策,推進“個轉企”。三是支持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支持大企業和優勢企業圍繞產業鏈供應鏈,投資創立更多中小微企業,推進大企業由單一的生產制造商向生產服務綜合提供商轉變。發揮大企業和優勢企業的主體作用,向中小微企業開放資源、開放場景、開放應用、開放創新需求,為創新創業提供支撐,提高中小微企業專業化能力和水平。
(三)推進多維創新,激發市場主體內生發展動力。一是推進組織創新。支持鼓勵民營企業引入人力資本合伙人制度, 支持和引導民營企業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積極參與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產業研發、創新、協作和產業化等項目,激發發展活力。二是推進營銷創新。支持企業構建PC端、手機移動端、移動電子屏、紙面媒體等多終端結合、跨屏統合的“全終端智能化營銷渠道”,協助企業構建線上產銷一體化平臺來實現供需兩端的精準對接,鼓勵企業推出電商直播、會員直播、門店直播、朋友圈推廣、網紅帶貨新線上銷售形式和在線情景式消費體驗模式激發消費活力。三是推進業態創新。借助5G、VR/AR、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挖掘區域特色資源,大力發展網紅經濟、夜間經濟等新業態。
(四)積極應對老齡化,加大培育發展適老產業。一是積極發展老年設施業,包括養老中心、康復中心、健身中心、文化中心、公共服務中心等載體性產業;二是積極發展老年產品制造業,包括老年服務機器人、老年電子設備、老年玩具、老年服裝、老年化妝品等產業;三是積極發展老年服務業,包括老年醫療服務、老年家政服務、老年教育服務、老年旅游服務、老年市場服務等產業。
原標題:我省市場主體穩步增長,支撐力持續趨強——前三季度市場主體發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