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13時,陜西省氣象臺發布重大氣象信息專報。
6月11日降雨增墑有利于夏播,后期多晴天有利于小麥晾曬。
6月11日中午開始,陜西各地先后出現強對流天氣,全省所有縣區均出現降雨,關中地區寶雞西部、咸陽中南部、銅川、渭南大部降雨量達到中雨、局部大到暴雨,其余地方小雨,漢中、安康南部和延安中南部大部分地方中雨、局地大到暴雨,榆林地區大部小到中雨,降雨有利于增加夏播區墑情。
(6月11日降水實況分布圖)
預計未來十天陜西氣溫持續回升,局地可達38~40℃;
預計未來十天陜西以晴到多云天氣為主,氣溫持續回升,13-15日關中東部局地有35~37℃高溫天氣,16-20日陜北東部、關中中東部、陜南東部有35℃以上高溫天氣,局地可達38~40℃。
影響與建議
11日降雨增墑有利于夏播,后期多晴天有利于小麥晾曬。13日起陜西將出現高溫天氣,對公眾健康、能源保供、戶外作業等將產生不利影響。
1.建議抓住雨后有利墑情條件,適時開展夏播,確保順利出苗。夏糧成熟區注意趁晴晾曬,注意通風存儲,確保顆粒歸倉。高溫田間作業人員注意做好防曬防中暑措施,確保安全。
2.高溫天氣下公眾和疫情防控及戶外作業人員要做好防暑降溫措施,電力部門應做好能源調度工作。
3.由于后期氣溫偏高,需關注午后黃土高原及秦嶺山區局地強對流天氣。
速看!西安市衛健委給“三伏貼”立規矩!
炎夏即將來臨,近日西安市衛健委印發《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技術備案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規范“三伏貼”技術應用管理,杜絕不規范服務導致侵害群眾利益事件的發生,保障醫療安全。
三伏貼,是一種膏藥,也是一種傳統中醫的治療法,根據中醫“冬病夏治”的理論,三伏貼對一些在冬季容易產生、復發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進行扶正培本的治療,增加機體抗病能力,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根據規定,“三伏貼”開展服務時間僅限于每年二十四節氣的“三伏” 時間段。“三伏貼”主要適用于反復發作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也可用于以反復發作、冬季加重為臨床特點,中醫辨證為寒證的其他疾病。嚴禁醫療機構為追求經濟效益不合理擴大應用范圍及應用人群。
“三伏貼”服務實行備案管理。擬開展“三伏貼”服務的醫療機構,必須是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行政審批部門)核準登記中醫科、中西醫結合科或民族醫學科診療科目的醫療機構,并開展了相應的中醫藥或民族醫藥服務。非醫療機構不得開展“三伏貼”服務。
“三伏貼”處方管理規定,“三伏貼”處方用藥及穴位選擇應由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主治及以上專業技術任職資格的中醫類別執業醫師擬定,并明確其禁忌癥及相關注意事項。不含中藥成分的穴貼(如紅外貼、磁療貼等)不得以“三伏貼” 形式開展。
對患者實施“三伏貼” 操作的人員,應為中醫類別執業醫師或接受過穴位貼敷技術專業培訓的衛生技術人員。醫療機構應對本單位能夠從事“三伏貼”操作的人員予以明確并進行培訓、考核。
醫療機構應建立完善“三伏貼”管理制度,規范“三伏貼”技術應用,嚴格掌握適應癥,操作規范應符合國家標準有關要求,認真做好知情同意告知、不良反應監測、跟蹤評價等工作。同時要制定不良反應處理措施,確保“三伏貼”技術應用安全。
醫療機構可利用各種形式科學合理宣傳“三伏貼”知識,重點對“三伏貼”適用人群、適應癥、 干預效果等有關知識進行宣傳普及,避免夸大效果。未通過備案審核的醫療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開展“三伏貼”服務宣傳。
西安市衛健委要求,各區縣、開發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 各級衛生監督機構要加大監督檢查力度,指導醫療機構規范開展 “三伏貼”服務。對未按要求備案、操作人員不符合規定、虛假宣傳、擴大應用范圍等行為的醫療機構,應予以通報批評、督促改正,整改不到位的,禁止其開展“三伏貼”服務。非醫療機構開展“三伏貼”服 務的、涉嫌違法虛假宣傳的應及時移交有關部門嚴肅處理。
據了解,2022年三伏天從7月16日開始,在8月24日結束。共有40天的時間。具體為:初伏時間是7月16日到7月25日,中伏時間是7月26日到8月14日,末伏時間是8月15日到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