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派記者 李鋒】澳大利亞政府日前公布新財年預算,其中一項840萬澳元的支出引起媒體注意。這筆錢將用來在只有1.1萬人的南太平洋島國圖瓦盧設立高級專員公署。《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9日稱,在澳大利亞之前,只有臺灣在這個彈丸小國設立“外交”機構。這暗示澳政府已經下定決心,要在南太平洋地區與中國一爭高下。面對媒體猜測,澳大利亞外長畢曉普10日否認增加對太平洋島國的援助與中國有關。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稱,圖瓦盧經濟規模小,地勢低洼,極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是澳大利亞最具挑戰性的鄰國之一。然而,該國在澳預算案中受到特殊禮遇,體現出澳對外戰略的轉變。堪培拉因擔心中國在該地區的作用日益增強,所以希望重新在被澳大利亞視為自家后院的太平洋地區占據主導地位。來自澳大利亞洛伊研究所的專家喬納森·普雷克指出,在圖瓦盧設立高級專員公署,將使澳大利亞在該地區的外交機構總數達到14個,創下世界紀錄。
在這之前,澳大利亞在圖瓦盧的活動由其設在斐濟的機構代管。除了設立高級專員公署,澳大利亞還為圖瓦盧提供一艘巡邏艇,以幫助其監測漁業和周邊安全。此外,澳將出臺一項創新政策,允許圖瓦盧從事低技能職業的人前往澳偏遠地區工作,時間最長可達3年。
作為發達國家,澳大利亞對窮國的援助一向以小氣著稱。澳國內批評者稱,盡管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使澳政府的收入大增,但澳對外援助總額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23%。南太地區卻是個例外。在今年的預算案中,澳對該地區的發展援助從去年的11億澳元增加到史無前例的近13億澳元,占對外援助總額的30%。據悉,大部分新增援助將用于為所羅門群島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海底互聯網光纜提供資金。
在去年傳出中國公司有可能興建連接所羅門群島首都霍尼亞拉到悉尼的海底光纜后,澳大利亞政府高官對所羅門群島領導人大發雷霆,聲稱這將破壞澳大利亞的國家安全,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中國企業插手,威脅將用魚雷把光纜炸掉。所羅門群島領導人不敢得罪澳大利亞,中企最終出局,海底光纜由澳大利亞承建。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發展政策中心副主任馬修·多南稱,澳大利亞政府已經“意識到太平洋地區將長期依賴援助”,而“中國是該地區新興的捐助國”。法新社9日報道說,據洛伊研究所估計,2006至2016年間,中國向太平洋島國提供了包括優惠貸款在內的17.8億美元援助。本周,新西蘭宣布大幅提高對南太平洋地區的援助,在未來4年增加支出約7.14億新西蘭元(約合31.7億元人民幣)用于國際援助,其中大部分將著眼于太平洋地區。
不過,澳大利亞外長畢曉普否認增加對太平洋島國的援助與中國的影響力上升有關。她在10日接受澳大利亞廣播公司采訪時說,“自從成為外交部長以來,我就把太平洋作為外交政策的優先事項。2013年,當評論家還沒有注意到中國的影響力問題時,我就已經考慮澳大利亞在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和參與問題”。
然而,畢曉普的表態未能獲得認同。新西蘭國家廣播電臺10日援引該國梅西大學國防與安全研究中心安娜·波爾斯博士的話說,如果制訂發展援助計劃越來越多地與地緣政治競爭掛鉤,那么可能無法就發展做出正確的決定。海底高速光纜對巴新和所羅門群島來說是積極的,但要謹慎地確保發展援助不是越來越專注于實現某些國家的安全目標,而非發展目標。該報道稱,澳大利亞此次出臺的援助計劃還將為一所新成立的太平洋安全學院撥款,該學院目標是提高太平洋島國民眾的領導力。波爾斯說,“據我所知,該學院會關注執法、安全和情報等問題,而這恰恰反映出澳大利亞失去對該地區影響力的擔憂,以及成為太平洋地區主要安全伙伴的強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