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陳治明)“我今年在高舉村辣椒種植示范基地務工,每天工資100元,從春節以來已經掙了近1萬元。我還與農業公司簽訂訂單種了3畝辣椒,我一邊在村上務工,一邊發展家庭種植,預計年底可實現收入2萬多元。”高舉村貧困戶張富俠高興地對早陽鎮黨委書記席鴻冰說。像張富俠這樣的貧困戶,一邊在家經營自己的產業,一邊在農業園區務工的貧困戶還很多。
辣椒產業是早陽鎮今年發展的新興產業。該鎮采取“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引進農業公司在高舉村流轉土地,已建成辣椒種植核心示范基地300畝,與全鎮部分村合作社和貧困戶簽訂訂單種植合同135戶1200畝。農業公司負責人韋先生說,今年統一種植長線椒,畝產可達4000斤左右,全部按照保底價0.9元收購,每畝除去種苗、化肥、地膜、農藥等成本710元,每畝可實現收入3000元左右。貧困戶種植辣椒公司還免費提供種子、化肥、地膜及農藥等生產資料。同時,公司采取統一管理、統一育苗、統一指導、統一收購的模式,切實打消貧困戶發展產業的后顧之憂。
為確保貧困戶產業發展全覆蓋,早陽鎮黨委、政府立足鎮情實際,經認真調研,科學分析,合理布局,決定在穩固發展烤煙、魔芋、畜牧、經濟林果等優勢主導產業基礎上,大力發展技術易學便掌握、且勞動強度又不大的短平快辣椒產業,促使貧困戶按期脫貧。
堅持規劃先行,科學優化布局
“高山興煙芋、淺山興果蔬、科學環保興畜禽、一村一品”是早陽鎮近年來產業發展的實踐探索。烤煙產業在早陽鎮有近三十年的歷史,受自然災害和市場調控、土壤水肥等諸多因素影響,一些適宜烤煙生長的地塊需輪作。在高躍村,西山烤煙東山芋正在倒茬輪作。目前,全鎮已經發展高躍、大溝河等烤煙專業村14個,烤煙面積一直穩居全區之首。以魔芋公司在店子溝村打造市級魔芋園區為依托,左灣、代坡、店子溝一線的魔芋產業帶已初具規模。
在早陽村千畝核桃示范園內,2公里的機耕路方便了老百姓田間耕作。早陽村五組貧困戶丁善珊說,自家5畝核桃園去年采摘鮮果2000斤,收入近5000多元,自己因身體原因不能外出打工,現在家照顧核桃園的同時還負責養護3公里的通村組水泥路,今年,他可以順利脫貧。
早陽村位于漢江沿線,316國道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前些年在漢江綠化時栽植的核桃、拐棗、獅頭柑、香櫞樹等已經開始掛果見效。龍泉村拐棗種植合作社來榮長說:“我每年收購轄區拐棗近100噸,經過烘干后遠銷韓國,每年可給農民帶來收益20萬元”。
年輕黨員楊世寧是一個敢闖敢干的小伙子。從發展魔芋種植,到建設魔芋精粉加工廠,從種植高山露地蔬菜到建千頭生豬規模養殖場。經過多年的打拼,他已經成為早陽鎮致富帶頭人。他說,每年在他園區務工的貧困戶達到50余人,每年給貧困戶發工資近30萬元。目前,早陽鎮已經培育出規模養殖場12家,全部按照“豬沼菜”循環發展模式,預計到2020年全鎮畜禽飼養量達到10萬頭(只)。
堅持龍頭支撐,強化主體帶動
早陽鎮堅持把培育龍頭企業作為帶動產業發展的突破口來抓。按照一個產業一個龍頭的要求,確保產業發展有組織有服務有產業鏈。早陽鎮于2017年引進了安康市某魔芋龍頭企業,該公司與店子溝、左灣等4個村簽訂了800多畝的種芋、商品芋回收合同,帶動100多戶貧困戶通過發展魔芋實現增收。在龍頭企業培育上,早陽鎮堅持扶持壯大一批、引進發展一批、培育成長一批的“扶、引、培”思路。同時,支部積極做好土地流轉、務工組織、項目申報等工作,確保經營主體能安心在村發展。近年來,全鎮扶持壯大了帶富能力強的專業合作社20余個,引進農業龍頭企業在我鎮投資發展,先行試點“三變”改革,培育壯大家庭農場、能人大戶80戶。
堅持政策扶持,強化組織引導
早陽鎮堅持將產業引導資金向市場前景好,龍頭作用強的企業傾斜,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激勵政策,不斷強化組織引導。尤其在發展烤煙上,鎮黨委明確將區政府撥付煙葉稅的50%用于獎勵烤煙生產,落實烘烤爐補貼、煙葉保險、廢煙收購、年終獎勵產業大戶和村集體班子等補貼補助和獎勵政策。今年,計劃落實100萬元獎勵資金。同時,大力開展支部聯建促產業發展、百企幫百村、集體經濟聯動幫扶、開展扶智扶技培訓等,積極興辦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農業園區,實現富民又強企。脫貧攻堅以來,早陽鎮大力落實“撥改投、投轉股”,落實產業引導資金近500萬元,爭取蘇陜交流資金320萬元,年實現紅利26.57萬元,帶動貧困戶243戶。培育市級園區2個,區級園區1個,省級示范養殖場1個,高級職業農民2人。早陽鎮還十分注重農業品牌培育,“山里源”羊肉、“硒秦”綠殼雞蛋在市場上已經供不應求。今天的早陽鎮正通過大力振興主導優勢產業,將貧困戶牢牢鑲嵌在五大主導產業鏈上,通過產業幫扶實現脫貧,不斷夯實鄉村振興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