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萬百惠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對我來說,護河清潔已經成為一種習慣,看著河水越來越清,環境越來越好,總有種說不出的成就感。”57歲的旬陽縣雙河鎮高坪社區護河隊四組組長劉永銀笑著說。
清晨,雙河鎮愛心志愿護河隊的志愿者們早已穿好紅馬甲,手拿鉗子、垃圾袋等工具,分隊組、分路線開始常態化護河清掃行動。隊員們一邊沿途撿拾河岸旁的垃圾,一邊觀察河面是否有污染物、岸邊是否有人張網捕魚。現在,每天去河邊走走,沿河撿垃圾,已然成為所有護河志愿者雷打不動的功課。
近年來,雙河鎮堅持責任在“長”,成效靠“制”,成果為“民”,不斷強化履職盡責,將責任作為河長制的重心驅動,嚴格落實屬地管理,系統治理,兩手發力,創新水岸同治方式,擦亮義務護河志愿服務底色,開展規范化、常態化河道“五清四亂”行動,持續推進河域“四亂”問題動態清零。
為了保護一江清水,雙河鎮探索建立“1+19+X”護河志愿組織架構,以全鎮19個村(社區)護河志愿服務隊為著力點,縱深挖掘護河內涵,創新開展“護河+垃圾清理”“護河+環境宣傳”“護河+文明創建”等行動。廣泛吸納群眾身邊威信高、口碑好的黨員、人大代表、鄉土文化人才等,建設一支扎根群眾、素質優良的志愿護河隊伍,形成以黨員做表率、群眾齊響應的良好氛圍。
此外,該鎮把雙河鎮義務護河志愿隊打造成傳播黨的聲音、傳承優秀文化、培育文明風尚等多種功能的綜合性宣傳教育“試驗田”。以河道清掃、村莊清潔等活動為契機,通過環境衛生、移風易俗等村規民約的修訂,以群眾說事、“紅黑”典型上榜等形式,采取入戶交流、公益幫扶等方式,將多元的環保文化知識打包送到群眾家門口,引導群眾愛水、親水、護水,實現從見證者到奉獻者的美麗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