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謠:發布傳播虛假“警情通報”,網警出擊依法查處
詳情:近日,網上接連出現3起發布虛假“警情通報”的惡性造謠傳謠案件,公安機關網安部門高度重視,依法予以嚴厲打擊:
1.白某某、陳某某發布虛假“警情通報”,傳播“昆明駕車撞人案131人死亡”謠言案
經查,白某某(男,29歲)、陳某某(男,18歲)2人為博取關注、吸引眼球,通過互聯網平臺傳播虛假“警情通報”,造成謠言傳播擴散,擾亂公共秩序。目前,公安機關已依法對白某某、陳某某刑事拘留。
2.邵某豪發布虛假“警情通報”,傳播“杭州自來水接入糞水”謠言案
經查,網民邵某豪為博取關注、吸引眼球,在互聯網平臺發布該虛假“警情通報”,造成謠言傳播擴散,擾亂公共秩序。目前,公安機關已依法對邵某豪刑事拘留。
3.黃某忠發布傳播涉釋永信虛假“警情通報”案
經查,黃某忠(男,39歲)為博取關注、吸引眼球,在互聯網平臺發布該虛假“警情通報”,造成謠言傳播擴散,擾亂公共秩序。目前,公安機關已依法對黃某忠刑事拘留。(來源:“公安部網安局”微信公眾號)
科普:當心!貪冰消暑可能導致“腦結冰”
詳情:盛夏酷熱,冰鎮飲料、冰淇淋等成為消暑佳品。然而,一味貪涼可能會引發身體不適。近日,上海一女子吃完冰淇淋后突發前額劇烈疼痛,被診斷為“腦結冰”。
所謂“腦結冰”,在醫學上被稱為“冰淇淋頭痛”或冷刺激性頭痛,多因冷食快速刺激上顎和咽部黏膜導致腦部血流驟然收縮,繼而反射性擴張,血流波動刺激三叉神經,引發前額或太陽穴部位的刺痛、脹痛,部分人還伴有惡心、頭暈等癥狀。高溫環境下,人體血管原本處于擴張狀態,對冷刺激更加敏感,更易誘發“腦結冰”,該反應多見于兒童及偏頭痛易感人群,持續時間通常僅數秒至數分鐘,但頭痛劇烈、發作突然。高溫天氣食用冷飲應遵循“適量、緩慢、適時”原則,避免對血管和消化系統造成過度刺激,避免一次性大量攝入,進食時應小口慢咽,讓冷飲在口腔短暫停留,以減輕對咽喉和胃腸黏膜的刺激。此外,應避免空腹或劇烈運動后立即進食冷飲。(來源:@經濟日報)
關注:北京市網信辦深入開展“整治涉企網絡‘黑嘴’”專項行動 依法查處一批違法違規賬號
詳情:為貫徹落實中央網信辦關于優化營商網絡環境的工作部署,5月以來,北京市網信辦扎實組織開展“清朗·優化營商網絡環境—整治涉企網絡‘黑嘴’”專項行動,督促屬地網站平臺強化涉企信息內容管理,維護企業和企業家網絡合法權益,護航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指導屬地網站平臺清理違法違規信息49.8萬余條、依法依約處置違法違規賬號2.1萬余個,現將部分典型案例通報如下。
1.依法查處惡意抹黑攻擊企業及企業家的賬號。賬號“太行之龍d5”“*潤澤模*”“默*”等詆毀攻擊企業產品質量,捏造虛假信息抹黑企業聲譽,惡意攻擊企業。涉及的賬號已被依法依約關閉或禁言。
2.依法查處對企業進行敲詐勒索的賬號。賬號“柚子本”發布涉企負面信息后,以“刪帖”等名義,向企業索取“公關費”。涉及的賬號已被依法依約關閉。
3.依法查處惡意營銷炒作的賬號。賬號“紫玉聊動漫”“*觀察*”“*實生*”等惡意集納企業負面信息,翻炒企業舊聞舊事,歪曲解讀企業公開信息或新聞報道,唱衰企業發展前景。涉及的賬號已被依法依約關閉或禁言。
4.依法查處泄密侵權的賬號。賬號“DSD唱片倉庫”“www”“馬弟”“77的產后減脂日常”等在用戶主頁假冒仿冒企業家姓名肖像,假借企業家名義發布信息,對企業家進行污名化惡意貶損,以“維權”等名義,侵犯企業合法權益。涉及的賬號已被依法依約關閉。(來源:“網信北京”微信公眾號)